内容详情

宁波中车时代公司在细分领域苦练内功 驶向传感器行业新赛道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到2000年传感产品走出国门,再到2010年电量传感器首次应用于上海地铁1号线、实现传感器在地铁中的大批量应用……如今,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传感产品已涵盖电流、电压、压力、速度、温度等七大类1200余种,凭借着在细分领域不断自主创新、苦练内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专精特新”的转变。

  由宁波中车时代研发的功能各异的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的轨道交通中。“以地铁为例,传感器作为地铁车辆的神经元,主要应用于牵引、制动、信号三大系统,能测量列车的电流、电压、速度等数据,从而控制车辆的速度、温度等。”宁波中车时代公司党总支书记、总工程师吕阳介绍说,“一辆地铁车辆(4个动车和2个拖车)要使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104只,速度传感器16只,温度传感器24只,共144只传感器才能保持正常运转。”

  目前,宁波中车时代产品的应用范围已覆盖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制动等核心系统,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轨道交通传感器种类齐全的供应商之一,处于国内轨道交通传感器领域第一梯队。

  轨道交通的安全、环保、便捷等一直备受关注。以地铁站台屏蔽门、安全门、车辆门为主的轨道门系统家用门铃产业,是宁波中车时代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的产业,这背后离不开30多年来企业在传感器领域的深厚积累。如今,企业联合多个机构研究的“多网融合安全智能站台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成果已在温州市域铁路、广深港高铁、京张高铁、杭州地铁等多个项目中应用。

  如何布局新产业、开拓新领域,是企业决胜未来的关键。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除了优异的性能和新颖的外观外,其内置的各类车规级传感器也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涉及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车规级传感器内的芯片在研发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检验和测试更为严苛,许多芯片企业达不到标准。”宁波中车时代公司总经理孟庆明说。

  针对这一情况,宁波中车时代已在两年前启动了电量ASIC(专用集成电路)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工作。在孟庆明看来,除了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以及不断研发创新外,提前布局也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此前我们提前布局的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ASIC等工规级传感芯片核心技术已成功应用市场。”孟庆明说,“正是凭借着在芯片领域的不断突破,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才能站稳脚跟。”

  除此之外,宁波中车时代在风电、光伏等领域应用的传感器也实现了自主研发。对于未来发展,孟庆明人脸识别门禁说,“公司正着手对新能源电量传感器产能进行扩建,计划新增光伏传感器生产线17条、汽车传感器生产线10条,扩能后新能源电量传感器将实现产能倍增”。

此页面内容采编自中新网,仅供客户了解最新前沿资讯所用,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视频语音呼叫可视对讲门禁无线门铃系统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