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跨界光伏产业 出手阔绰动辄上百亿元
光伏产业曾在2008年前后经历过一段高峰期,但好景不长,资本大量涌入后随之而来的是产能过剩,导致大多数企业停工停产甚至倒闭。业内人士呼吁,此轮光伏产业高景气度下,上市公司跨界要“摘桃子”,更要“种好树”。
本报记者 王 鹤
见习记者 王镜茹
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大热门之一,多家上市公司瞄准该领域并上演“跨界”投资。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至今已有不少于20家公司宣布进军光伏产业,行业涵盖家电、汽车、快递、玩具等,跨界投资额动辄上百亿元。
然而,就在不少上市公司入局光伏的第一时间,往往也迎来了监管的火速关注或问询。记者注意到,监管关注的问题重点指向上市公司是否具有资金支撑、投资后是否具有还款付息能力,甚至有上市公司被监管直指“账上资金远低于投资额,跨界光伏为哪般”?
“公司账上资金少却能做大笔投资,这样的投资事项可能存在较大概率的不确定性,往往具有虚构的成分。”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小区对讲机日报》记者表示:“这需要公司在信息披露的时候拿出真凭实据对监管部门和投资者进行说明。”
光伏产业曾在2008年前后经历过一段高峰期,但好景不长,资本大量涌入后随之而来的是产能过剩,导致大多数企业停工停产甚至倒闭。不少业内人士呼吁,此轮光伏高景气度下,上市公司跨界要“摘桃子”,更要“种好树”。
多家公司跨界光伏收关注函
6月20日,有2家上市公司因大手笔投资光伏产业而引来深交所重视并下发关注函,在2份关注函中,深交所分别对公司是否存在资金状况等条件不足以支持相关项目开发、投资后是否具备还款付息能力等问题要求补充披露。
据了解,上述2家上市公司一家主营养殖业,拟投资400亿元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另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特种玻璃产业研发、生产、销售等,此次拟投资41.91亿元投建光伏项目。
跨界投资光伏产业在近两年并不罕见,但值得关注的是一键报警呼叫,有的上市公司本身资金紧张或已经陷入亏损,却出手阔绰投资光伏产业,其投资背后的资金来源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中来股份、聆达股份以及上文提到的2家上市公司在内的多名“跨界者”收到监管函。以中来股份为例,今年3月份,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140亿元首次进入硅料环节,引发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进行大额投资的合理性,并充分提示资金筹措不及预期等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中来股份账面货币资金为26.18亿元,实际可支配货币资金为4.1亿元,投资额远高于目前公司账面资金和资产规模。也有上市公司在净利润陷入亏损的情况下,高溢价收购光伏标的,甚至做出不低的业绩承诺,高调抢入光伏赛道。
易观分析高级分析师江山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长期来看光伏产业前景广阔,但短期和中期来看,可能会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受到一定影响。这就要求上市公司用于投资光伏产业的资金是长线资金,并且该项资金不会影响公司自身的经营生产。”
“光伏是受政策驱动的产业,在双碳背景下,行业景气日益走高,我国光伏产业发达,国际需求较大,上市公司跨界光伏业务,有助于提升自身业绩。”张孝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但光伏产业的发展依然受到技术创新和应用成本的双重制约。“企业跨界若没有强大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能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
光伏产业面临下一轮洗牌?
目前光伏行业高速发展。中信证券研报显示,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硅片新势力扩产超预期,产能爬坡速度较快,同时相关企业也在酝酿新一轮扩产计划,硅料实际需求将被放大。在“双碳”目标的加持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330GW,中国将占三分之一。
然而,按照目前的产能规划及趋势发展,供大于求仍是新老玩家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另据研究机构Exawatt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硅料产能需求比大约为1.333;而2022年,全球多晶硅产能预计将达到105万吨,需求将达到65万吨,硅料产能需求比为1.615,供过于求。
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政策强力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10多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产业配套体系方面位居全球前列,光伏领域前景光明,已经摆脱了历史上产业出清的阴霾。”
“经过上一轮大规模的洗牌,光伏产业有了一定的行业经验积累,短期而言,光伏行业暂无重大利空。”隆众资讯光伏行业分析师韩珊珊告诉记者。
江山美认为,经济、金融波动、周期轮动实际上起到了大浪淘沙的作用,能够去伪存真。自身实力过硬、有强大竞争力和技术壁垒的光伏企业必然在波动中证明自身的价值。上市公司入局光伏产业,要“摘桃子”,更要“种好树”。(证券日报)
此页面内容采编自中新网,仅供客户了解最新前沿资讯所用,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视频语音呼叫可视对讲门禁无线门铃系统生产厂家。